影途书签>修真>文娱试玩 > 第453章 素颜
    整篇以第一人称的角度,叙说了一段巨大而凌乱的关于夏天的回忆。

    书的开端,是“我”因为暑假的原因,从东京回到了神户。在一个酒吧里,“我”邂逅了醉到人事不省的女孩,并将她送回了家,两人迷迷糊糊地度过了一整晚,什么也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之后,“我”又一次遇见了她,两人并没有喝醉,看书谈心,互聊心事。随着关系的深入,两人也渐渐有了恋爱的依稀感觉。

    只不过,就在一切好像进入正轨时,女孩带走所有的一切,不知所踪了,让“我”倍感迷惘。

    同时在酒吧附近的日子里,“我”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,比如没有了小拇指的姑娘,在电台点歌的少女,只是和第一位女郎一样,她们匆匆出现在“我”的生命里,又很快消失了。

    与一些人的相遇相识和分别,让“我”又忆起了曾经的三个女友,她们都曾与“我”产生过联系,但好像没有停留很久,就已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最后,回乡的期限到了,“我”不得不收拾行李离开驻留了一个夏天的地方。“我”才恍惚发觉,原来“我”在一个地方经历了很多,却带不走任何东西。

    女郎远去了,没有拇指的姑娘继续她的人生,给“我”唱片的人没有露面,所有一切都不过是短暂地相遇,而“我”又要踏上新的旅程。

    好像自始至终,“我”都只有自己。

    甚至文中唯一能叫出名字的人都仅有主人公的一个朋友。

    没有确认的标记,一切就显得雾里看花,隔着一层膜的疏离,真实地发生过却又无迹可循。

    读完《且听风吟》,让人觉得似乎读到了什么,又仿佛什么都没读到,完全不像一本的样子。

    一如书名,只知道风吹过曾泛起涟漪。

    很多文学评论都认为,村上春树在书中表达的主旨,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的现代社会,空虚孤独与颓废无聊成为都市青年无法逃离的生活常态,是当下经常被称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年轻人的写照。

    但韩试选择《且听风吟》的原因很简单。

    即将毕业,多多少少有一些说不清的惆怅,心境正与书里若有若无的淡淡忧伤贴合。

    同时村上春树的文字简朴清新,并不故作沉郁,并且书中无处不在的时间回味尤其让韩试喜欢。

    回忆总是让人变得柔软。

    书里的“我”在结尾回到了故乡,在五月温和的阳光下聆听鸟鸣虫唱,在风的低吟中现在与过往交织在了一起,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与诗意。

    连生与死都仿佛变得闲适平和。

    韩试觉得特治愈,是让人真正向往的自在皈依。

    毕业,正如小酒馆里的相遇离别。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