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途书签>网游>揽尽天下美人风 > 第481章
    ”刘邦听了,心中很不愉快。当天,派遣使者手持符节赦相国出狱。

    萧何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,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,更是诚惶诚恐,谨慎恭敬。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,害得他手足麻木,连路都快走不动了,而且蓬头赤足,污秽不堪,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,只得这样上殿谢恩。

    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,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,便安抚萧何道:“相国不必多礼!这次的事,原是相国为民请愿,我不允许。我不过是夏桀、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,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。我之所以关押相国,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!”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,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,终于还是默认了。从此以后,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,恭谨有加了。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,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。

    刘邦晚年,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的斗争。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,改立刘邦宠爱的戚姬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。只是由于萧何、张良等大臣的多次诤谏,刘邦才一直未作决定。

    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,刘邦病逝于长乐宫,享年六十二岁。同年,太子刘盈即位,是为惠帝。萧何继任丞相。不过这时,萧何年事已高。

    这期间,萧何在“约法三章”的基础上,参照秦法,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,制定了律法共九章。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。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,删除了秦法的苛繁、严酷,使法令更为明简。

    年迈的萧何,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,终于卧病不起。病危之际,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,并趁机询问:“丞相百年之后,谁可代之?”接着惠帝又问:“曹参如何?”萧何听了,竟挣扎起病体,向惠帝叩头,道:“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,我萧何即使死了,也没有什么遗恨了!”谥文终侯。娶妻甘氏,封一品夫人,后袭封为酂侯,生子三,长子萧禄,次子萧同,幼子萧延。

    曹参与萧何年轻时就曾在一起共事,他们对先秦暴政之下的民间疾苦有目共睹,便共同追随刘邦,举起义旗转战各地。汉皇朝建立后,当务之急在安抚流亡,发展农桑,与民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萧何当上丞相后,详立规章,克尽辛劳,民间得以逐渐复苏。曹参心中暗服其能,被外放为齐相后,举凡丞相萧何所订规章,曹参无不全力推行,齐国七十余城莫不气像一新,治绩甚至优于其他郡县!

    萧何死后,曹参继任丞相,一切公务悉照旧章,照例而行,清静治民,乐在其中。长此以往,一些朝臣便在惠帝面前参奏他因循苟且,惠帝也疑心他不理政务,便召见曹参问其缘故。

    曹参反问惠帝道:“陛下自思圣叨英武,能及先帝吗?”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,答道:“朕年未成冠,且无阅历,如何及得先帝!”曹参又问:“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?”“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。”惠帝答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说的正是!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,南征北讨,方有天下。若非大智慧,大勇毅,焉能至此。萧丞相明订法令,中具规模,行之已久,万民称颂。

    今陛下用臣为相,只要能够奉公守法,遵照旧章,能继旧业,已属幸事。若自作聪明;推翻成法,必致上下紊乱,恐欲再求今日之太平,已无可得矣!”惠帝恍然大悟。这就是成语“萧规曹随”的来历。

    文种和韩信分别说的“飞鸟尽、良弓藏。狡兔死、走狗烹”与“敌国破、谋臣亡”,把古代得个别统治者胜利后的阴毒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西汉建国后的短短七年间,开国功臣燕王臧荼、淮阴侯韩信、韩王信、燕王卢绾赵王张耳、阳夏侯陈豨,梁王彭越、淮南王英布等,不是被诛杀,就是被迫造反或投敌,仅有萧何、曹参和势力弱小地处偏远南方的长沙王吴芮幸免。如果不谨小慎微,这日后的下场也是……

    出身贫寒,放纵不羁。参加秦末农民战争,投奔楚将项梁和项羽,没有得到重用。后来投奔沛公刘邦,得到太仆夏侯婴推荐,拜治粟都尉,中途逃亡。经过重臣萧何力荐,拜大将军制定“汉中对策”,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夺取关中。刘邦兵败彭城后,带兵大破楚军,平定魏豹。北伐代国,后,将精兵献给刘邦,背水一战击败赵国,派人降服燕国。

    支援刘邦清除项羽援赵奇兵,平定赵国全部城邑。刘邦成皋兵败,再次剥夺精兵后,奉命攻打齐国,布阵于潍水,全歼楚将龙且二十万精锐。奉命夹攻楚国,导致项羽签订鸿沟协议。

    刘邦听从张良、陈平计策。撕毁鸿沟协议,追杀项羽失败。汉高帝五年,封为齐王,带兵会师垓下,围歼西楚霸王项羽。

    定都关中后,慢慢解除兵权,封为楚王。收留楚将钟离昧,贬为淮阴侯。刘邦攻打代郡时候,遭到吕后与萧何合谋算计,诱杀于长乐宫钟室,夷灭三族

    韩信为平民,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。未被推选为官吏,又无经商谋生之道,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,许多人都讨厌他。

    韩信的母亲死后,穷得无钱来办丧事,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,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。

    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,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,接连数月,亭长的妻子嫌恶他,一早把饭煮好。开饭的时候,韩信去了,却不给他准备饭食。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。一怒之下,最终离去不再回来。

    信在城下钓鱼,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,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,就拿出饭给韩信吃。几十天都如此,直到漂洗完毕。韩信很高兴,对那位大娘说:“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。”大娘生气地说:“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,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,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?”